“您知道宁波有哪些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吗?”近日,星空官方入口“保护和传承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团”成员在宁波天一广场和鄞州万达广场面向广大市民开展了“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认知与态度的调查”。200份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宁波市民在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知易行难,且有近八成市民不知道宁波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宁波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人文荟萃,海洋文化更是源远流长。勤劳智慧的宁波人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不断发现、不断创造,为后人留下了大量风格独特、内涵丰富的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对当前海洋经济蓬勃发展的契机和宁波市在“十二五”期间着力建设“海上宁波”的战略机遇,对宁波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既有利于海洋文化的传承,也有利于海洋经济的发展,对实现建设“海洋大市”、“文化大市”的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宁波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忧虑重重。”这是实践团成员调研下来的一个共同感受。调查显示,在问及“您认为对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有必要吗?”时,94%的市民表示“有必要”,且有50%的市民表示“愿意了解海洋文化和海洋历史方面的知识”。对如何更好地好保护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市民大多有着清晰的认识,42%的市民认为保护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依靠“政府主导”或“专家关心”,而选择“民众共同关注”的则多达58%。在问及“您认为保护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好方式是什么?”时,46%的市民认为是“与学校教育相结合”,而选择“保留传承人原来固有的生活方式”、“让文化商品化(比如进行旅游开发)”、“其他方式”的分别占29%、20%、1%。但当问及“您会参与到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行动中来,并贡献自己的力量吗?”时,却只有52%的市民明确表示“会”,而有近一半的市民表示要“看情况”或表示“不会”。
对什么是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市民不能准确区分。调查显示,能准确从选项中选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占被调查者的22%,甚至还有市民误把“天一阁”、“天封塔”等历史建筑当作是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还有43%的市民表示“不知道”我国的文化遗产日是哪一天,而只有21%的市民知道是在“每年六月的第2个星期六”。
为此,实践团成员傅佳露在参观完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后,颇有感触地说:“这些展品是如此的精致,但却不知道它们是否还能一代代传承下去,还是以后只能在博物馆或展览馆里看见它们‘罕见’的面容。”
对于如何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宁波市群艺馆副馆长鲁峰表示:“保护非遗,我的理念一是保护、传承民族精神;二是进博物馆,这是一个重体。”鄞州区文化馆副馆长
前期,实践团成员已经在掌握文本资源和网络资源的基础上,对海曙、江东、江北、鄞州、北仑、镇海、余姚、慈溪、奉化、宁海、象山等县市区的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分类整理,并奔赴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宁波博物馆、鄞州区文化馆等进行了实地走访,明确了当前宁波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实践团成员将就如何保护和传承宁波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意见和建议。
来源:《宁波电台·宁广早新闻》2011年7月2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