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商报》:社会竞争加剧 催生越来越多的“赖校族”赖校创业

来源:星空官方入口 一审:二审:三审: 发布时间:2011-12-28


 

“赖校族”乔光辉在自己的摄影店里为顾客拍照。薛丛川童利 摄

 

“工作难找、房租贵、生活成本高……”因为各种因素,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在毕业之后,不愿离开自己的学校,这些人社会上被称为“赖校族”。但是,现在却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毕业后主动返回学校,经营起自己的事业,用自己的行动诠释“赖校族”的另一含义。

薛丛川 朱春佳 严琪琦 傅祖栋

“赖校”只为厚积薄发

在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生活园区,有家并不起眼的水果店,这家店却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迦南美地。店主的名字叫张飞洋,是该校09届毕业生。

刚毕业那段日子,也在外面工作了两年,可是自己不甘心为别人打工,就想回学校里做生意,收获点经验,过几年之后再出去大干一场。张飞洋说。

虽然每天自己要负责进货、销售、记账,事事躬亲,但他觉得与别人比起来自己还不算很辛苦。开水果店比学校里其他小吃店好处在于不用早上四五点起床准备,一般晚上在十一二点左右就可以睡觉了。对于自己的生活节奏,张飞洋感到比较满足。

除了卖水果,张飞洋的小店里也卖一些卤制品。老家在绍兴,像鸭舌、鸡爪等卤制品种类比较丰富,希望今后有机会做大一点的卤制品生意。对于未来,张飞洋很有信心。

用创业来为自己圆梦

与张飞洋抱着厚积薄发的创业目的不同,同是浙大宁波理工毕业的张一萍则一直有一个小小的梦想:能有一家自己的咖啡厅,能每天为自己和自己喜欢的人煮咖啡。为此,毕业两年后,她辞掉上海的工作,重回母校,开起了咖啡厅。

张一萍说,回来是因为对母校的心存一种情怀,知道现在的校园生活缺少什么,她希望能给在校的学弟学妹们提供一个场所,为一个人的沉淀,两个人的浪漫,还有几个朋友的聚会,提供一个好去处。能在自己的母校完成自己的梦想,而这个梦想同时还能满足更多人的需要,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张一萍认为,当一个人能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当做一份事业的时候,她内心更多的是感激。她说,经营的这家店,如果纯粹作为一种商业投资其实并不理性,日常的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但是她依旧做得很开心,因为她喜欢这里,喜欢以学姐的身份看着学弟学妹们慢慢成长。

留校操起老行当

坐好了,再来一张。在星空官方入口的创业街上,乔光辉正在自己的数码摄影店里给学生拍摄证件照。

乔光辉向记者介绍,他今年刚从星空官方入口毕业,在校期间学的是平面设计专业,对摄影和后期制作接触较多,经常为学校里的大小活动拍照,时间一长便萌生了以此为生的想法。

毕业后,他利用自己做兼职攒下的一万多块钱在学校的创业街开设了一家数码摄影店。

学校店面的房租比外边的要便宜不少,让我们这些刚毕业学生承受得起,来坚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为了招徕更多的顾客,乔光辉发挥自己学到的专业技术来满足顾客需求。很多同学比较在意自己的证件照片形象,我就用图片处理技术多帮他们修改一下,更细心一点,定价也比周边的摄影店低。乔光辉细数着自己的生意经。

对于社会上认为赖校族是贪恋学校的环境,依赖学校的庇护,是一种逃避困难和社会责任的说法,乔光辉不以为然。他认为,赖校族这个群体中有很多人都有自己的打算,他们在母校继续自己的工作,继续自己的人生,来达成自己的目标,完成自己的梦想。

来源:《东南商报》20111119日第15

链接:http://daily.cnnb.com.cn/dnsb/html/2011-11/19/node_170.htm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