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提高质量与效益,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这对宁波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构筑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当前,宁波经济发展已经到了一个重大转折的关键时期,面临追赶和转型双重压力,要进入中心城市的前面梯队,需要追赶。同时不能用原有的方式去追赶,需要转型。由此,“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内生性要求;宁波经济发展需要有新的突破口。宁波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本质上就是要走出一条有区域特点的科学发展和现代化新路子,寓城市发展于国家战略之中,需要开辟新蓝海,培育新形势下宁波新的竞争优势,努力打造高附加值产业和创新经济集聚、生态宜居和百姓富裕的幸福和谐新宁波。
一是创造性地推动高附加值产业发展。坚持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有机统一起来,加快推进宁波制造向宁波创造迈进。前瞻性研究第三次工业革命、商业模式创新对宁波产业发展的影响,接入全球产业网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资源,鼓励产业融合,培育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化主体。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加快风险投资体系建设,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成良好的金融和资本支撑。顺应产业提升发展的客观规律,整体谋划全市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明确全市不同区域产业升级的要求,探索建立跨行政区利益共享机制,引导地方制定相应的产业转移规划和实施方案,给予投资者明确产业引导信号,实现区域间产业梯次有序转移。
二是开放式地建设创新高地。要以创新人才为依托,创新平台为支撑,创新企业为主体,集聚资源。以新材料科技城与海洋科技城建设为抓手,建设创新高地。人才方面,在原有人才政策基础上,借鉴兄弟省市的先进经验,实施高端人才引进计划,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平台方面,要在总结发达国家开放式创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宁波现有创新平台改造提升,逐步探索建立服务宁波创新发展的开放式创新平台,提升一二三产业创新能力。企业方面,要健全企业主导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激发和保护企业的创新动力和活力,积极引导人才、科研资金、技术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使企业切实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
三是协调式地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要提出扶持代表发展方向、成长性强的中小企业发展思路和办法,科学制订用地计划,创新用地模式和方式,更好地扶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鼓励和支持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提升发展,探索分包经营、特许经营、融资服务、培训咨询等新的合作模式,逐步建立更为密切的企业联合体。培育企业家精神培育,顺利完成新老交接,加快培养和锻炼出一支能够适应新形势、推进新发展的新一代企业家队伍。发挥“甬商”的人脉、商脉网络优势,实现“跳出宁波发展宁波”与“回归宁波发展宁波”的有机统一。引导宁波企业“走出去”,充分整合全球资源,打造本土跨国公司,努力建设一批境外工业园区、境外资源开发基地和境外贸易营销基地。
四是突破性地抓好中小城市成长。宁波要根据资源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以新城、卫星城市、开发区建设为抓手,通过新型城市化集中配置资源要素,创新体制机制,高起点规划,加快建设产业协调发展、城市功能完善的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示范区,形成产业集聚区和城市能级提升相互促进、互动发展的格局,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
五是深入地推进政府职能转型。推进宁波“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关键是深化改革。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大力推进政府转型,打造真正的有限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激励市场因素在资源配置方面发挥基础作用。实现政府行为从抓物质要素投入为主向抓人力资本提升为主转变;从抓产业规划引导为主向抓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推广应用为主转变;从抓资金项目扶持为主向抓环境营造为主转变。
来源:《宁波日报》2013年3月19日第7版
链接:http://daily.cnnb.com.cn/nbrb/html/2013-03/19/content_576436.htm?div=-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