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调研团队在象山黄避岙乡塔头旺村文化礼堂调研当地海洋文化遗存保护现状。
今年暑假,星空官方入口的一支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宁波渔歌资源整理与保护调研,奔走图书馆、宁波各地渔村,通过资料收集整理与田野调查,分析宁波渔歌的文化内蕴,研究其资源分布及保护现状。
队员们在调研中发现,随着海洋生产技术的革新及劳作方式的改变,传统渔歌赖以生存的社会土壤越来越稀薄,67.61%的受访者对当地流传的渔歌一知半解,另有19.72%的人对此毫无了解。从渔歌的传播途径看,通过电视、网络听闻渔歌的占33.33%,通过村镇节庆活动、文化走亲等路径听闻的占26.44%。
渔民一辈子与海打交道,对各类海产的形态、习性、营养价值了如指掌,他们将此编成《四季渔歌》《十二月鱼类》《鱼名数也数不清》《抲鱼时令歌》《鱼名谣》《渔谜歌》等。

图为调研团队在象山石浦老街发放调查问卷。
调查发现,渔歌传承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渔歌传承人过少。31.71%的受访者认为,宁波渔歌拥有丰富的渔业生产、生活等历史文化记忆,认为对丰富浙江海洋文化、推动地方文化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分别占30.49%、28.05%。因此,宁波渔歌亟待保护与传承。
基于此,小分队提出了宁波渔歌的保护路径。建立渔歌基础档案,包括曲谱、影像资料及相关文献等内容;实施渔歌传承人培养计划,借助村、镇的文化走亲、节庆活动等平台展示、学唱渔歌;对传统渔歌重新谱曲,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介,合力打造看、唱、听多渠道传播方式;将渔歌楔入传统节日活动、旅游活动等之中,构建渔歌传承全新文化生态。
新闻+一点
渔歌《问渔谣》
什么鱼好吃鱼头大?
什么鱼好吃鱼刺多?
什么鱼好吃只半边?
什么鱼好吃鱼脚多?
黄鱼好吃鱼头大,
鳓鱼好吃鱼刺多,
鳎鱼好吃只半边,
望潮好吃鱼脚多。
《十种鱼名顺口溜》
金色梅童选美姣(是金黄色)。
银色带鱼三弯腰(游时三弯)。
鼓气河豚气量小(气胖肚)。
多嘴玉秃被人敲(眼生同边)。
鲳鱼高兴刮刮跳(它没被打)。
大黄鱼咕咕叫(因无人选它美)。
刀边鳓鱼名勿要(它肚子如刀)。
青草虾潺太会笑(笑下巴弹下)。
大鲨鱼在水面跃(它来看世界)。
鳗鱼见食逃不掉(贪食被吊)。
来源:《鄞响》2019年9月2日
链接:https://h5.newaircloud.com/news_detail?newsid=8640784_yzx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