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由学校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主办的“AI+工业互联网”创新论坛暨“两翼一中心”建设推进会在新芝宾馆举行,近150名行业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 AI 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前沿趋势、技术难题和解决方案。
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潘世华致欢迎辞,他对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潘世华指出,AI与工业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正在成为成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希望与会专家学者聚焦关键技术攻关与场景应用创新,积极分享成功经验。
主旨报告环节,蓝卓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创新事业部总经理张峻瑞以《工业智能体在工业数字化转型中的探索与应用》为题,详细介绍了工业AI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强调未来工业智能体将替代传统软件,成为工业数字化的核心工具。
针对中小型制造企业的智能化转型难题,浙江高格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汪涛在《中小型制造企业如何面对智能时代》报告中提出“高性价比一体化解决方案”,介绍了“木兰模型”如何通过原生融合架构打破数据集成壁垒,助力企业低成本实现数字化升级。
国电磁兼容标准委员会委员、常州市工业互联网产业协会标委会主任杨青丰在《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使用安全评估标准》的分享中,强调了数据分类分级的重要性,并表示新标准已获多家企业和院校认可,未来将进一步促进行业规范化发展。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教授舒振宇以《三维形状理解与内容生成,从空间结构感知到智能编辑》为主题,探讨了三维数据在工业生产中的价值。其团队提出的多模态融合算法和半监督分割方法为自动驾驶、智能制造等领域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宁波教育学院教育培训学院副院长王立辉和厦门大学电路与系统专业博士吴章勇分别做了题为《技术融合与教育重构:人工智能赋能工业互联网教学创新》和《AI驱动工业互联,产教融合赋能未来》的主旨报告。
论坛还发布了《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使用安全评估团体标准》。
据悉,学校自2023年开展了“两翼一中心”建设,“两翼”,即宁波高新区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产教联合体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一中心”,即工业互联网技术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本次论坛不仅为行业提供了前沿技术分享与经验交流的平台,也为“AI+工业互联网”的落地应用与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下一步,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继续搭建交流合作、共谋发展的长效平台,联合高校及行业企业共同开展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一系列多元化活动,为区域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